895软件园

假国企篡改工商资料碰瓷4家央企

时间:2023-04-10 16:01:57 来源:895软件园

几天前,一家股东实力极为雄厚的公司登场——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它的背后站满了大型央企和相关国有基金: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央企的公司、中核汇能有限公司、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但没想到的是,这家公司竟然是假的,中核汇能、国调基金更是在4月8日和9日双双打假这家公司。这家国恒基业竟然直接更改了工商资料,真是离了大谱了!据了解,国恒基业这家公司并不起眼,但4月7日时,甚至一度还有媒体根据工商登记资料发布了这家公司的相关信息,但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一家碰瓷央企的假公司。
假国企篡改工商资料碰瓷4家央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工商登记资料居然也有假?

几天前,一家股东实力极为雄厚的公司登场——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恒基业),它的背后站满了大型央企和相关国有基金: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央企的公司、中核汇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汇能)、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调基金)……这些股东可不是它自己说的,而是切切实实登记在工商资料中。

但没想到的是,这家公司竟然是假的,中核汇能、国调基金更是在4月8日和9日双双打假这家公司。

由于央企、国企实力雄厚,不少违法分子往往就想利用其名头为己谋利。翻阅以往相关的“碰瓷”或造假案例,大多都只是起个类似的名字或自称与央企、国企相关,但实际上八竿子都打不着。

这家国恒基业竟然直接更改了工商资料,真是离了大谱了!

5天前刚做完登记变更

据了解,国恒基业这家公司并不起眼,但4月7日时,甚至一度还有媒体根据工商登记资料发布了这家公司的相关信息,但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一家碰瓷央企的假公司。

4月8日,中核汇能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期,公司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注册为我公司下属子公司,并可能存在以我公司下属子公司名义开展不法活动的情形。“经核实,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我公司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我公司无关。”

据介绍,中核汇能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的控股子公司,是中核集团、中国核电非核清洁能源产业开发、建设、运营的专业化平台。

而在4月9日,国调基金同样发布了严正声明,称国调基金与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无任何关系。“近期,我基金发现有名为‘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机构未获得我基金认可或授权,通过变更工商信息等方式,将企业登记为国调基金出资企业,并可能以国调基金出资企业的名义开展经营活动。”

从上述两份声明内容来看,国恒基业主要是通过伪造相关材料在市场监管机构进行了工商信息变更。天眼查数据显示,相关的工商信息变更就出现在5天前的4月4日。

从变更信息来看,主要涉及了6家企业,其中4家为央企,两家为“国字号”基金,且各家的出资额均为1000万元,分别占比16.67%。变更相关信息时,国恒基业的法定代表人也从王文号变更为了张奔。

这个张奔到底是谁?天眼查数据显示,除国恒基业外,他还拥有北京佳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以及在多家企业担任法人、监事等职务。

对于为什么国恒基业能伪造资料成功登记成为4家央企、2家“国字头”基金的子公司,证券时报向该公司登记机关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打去电话,但由于在周末电话并未接通。

假冒企业层出不穷

假冒央企、国企,国恒基业并不是第一个。据了解,近年来假冒央企的案例层出不穷,2021年和2022年,***国资委已经发布2批中央企业公告的假冒国企名单,数量分别为353家和528家。

***国资委表示,近期,部分中央企业对外公告了一批假冒国企名单,明确有关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央企业无关。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假冒行为仍是层出不穷。事实上,4月9日,除国恒基业外,还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2家企业注册为国家电投下属子公司。

不仅是央企、国企,甚至是一些大型民营企业也有被假冒甚至被骗的经历。比如2020年,腾讯公司状告老干妈事件。

2020年4月,腾讯公司以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拖欠广告费为由请求查封、冻结该公司1624万余元财产。当年6月30日,老干妈公司发布声明,称从未与腾讯公司进行过任何商业合作并已向贵阳警方报案。

2020年7月1日,贵阳市公安局双龙分局发布警方通报称,初步查明,系3名犯罪嫌疑人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7月3日,检察机关依法提前介入老干妈公司被伪造印章案。2020年7月10日,腾讯宣布:过去数日内,腾讯和老干妈双方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已厘清误解。

责编:朱雨蒙

校对:王蔚

2023证券时报创投金鹰奖暨创业企业新苗奖评选正式启动

↓↓↓

乘全面注册制东风,证券时报官网全新升级

隆重上线“信披+”频道↓↓↓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假国企篡改工商资料碰瓷4家央企相关阅读:

知名央企,严正声明!

又一家央企,

发声“打假”!

4月8日晚间,中核汇能官网、官微等发布“严正声明”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注册为其公司下属子公司,并可能存在以其公司下属子公司名义开展不法活动的情形。假冒企业名称为“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天眼查信息显示,4月4日,国恒基业新增“融资动态”显示:其获得了天使轮融资,由国家电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国家能源集团、国调基金、中核汇能投资。

据媒体报道,中国核电相关人士了解到,股东列表的“兄弟单位”也是被该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注册成为下属子公司。

近期,多家国企央企陆续遭遇碰瓷。4月9日,国家电投官网发布公告称,中自云智慧城市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丝路国华科技有限公司为假冒国企,其一切行为均与国家电投无关。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中国中化等也在官网发声,称相关“假央企”与己无关。

中核汇能严正声明:

国恒基业“与我无关”

4月8日晚间,中核汇能发布“关于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我公司无任何关系的声明”称,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假冒我公司子公司,与我司无关。

中核汇能表示,近期,我公司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注册为我公司下属子公司,并可能存在以我公司下属子公司名义开展不法活动的情形,假冒企业信息如下:

中核汇能称,经核实,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我公司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我公司无关。请社会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如发现其违法犯罪行为,请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

另外,中核汇能表示,对冒充我公司的单位和个人所开展的任何不法行为,公司依法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敬请广大市场参与者知悉,以免混淆。公司严正要求有关单位停止假冒行为。对于任何不法分子涉及侵害公司权益的行为,将采取必要法律措施,坚决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据悉,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中核集团、中国核电非核清洁能源产业开发、建设、运营的专业化平台。

中核汇能目前下设24家省级公司、5家投资平台公司和1家专业化共享平台公司,省级公司所辖259个项目公司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有员工2100余人。

上周刚完成工商变更

涉及4家央企2家基金

被中核汇能“打假”的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究竟是什么来头?

天眼查信息显示,国恒基业成立于2023年1月,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经营范围含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体育健康服务等。

4月4日,国恒基业新增一条“融资动态”:获得了天使轮融资,由国家电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国家能源集团、国调基金、中核汇能投资。

同日,国恒基业彻底实现了“改头换面”:公司名称从“北京国恒基业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为“国恒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类型从“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变更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从“王文号”变更为“张奔”。更重要的是,其原股东“北京国恒基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4家央企和2家国资背景基金。

具体来看,目前国恒基业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汇能有限公司6家公司各持有16.67%股份。

由于“碰瓷”多家国企央企,在“一番操作”之下,国恒基业的疑似实际控制人,也成了***国资委,获得了“金牌背书”。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核电相关人士了解到,股东列表的“兄弟单位”也是被该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注册成为下属子公司的。

多家央企发声:

不法企业假冒子公司

国央企被“碰瓷”的案例并不鲜见。近期,多家知名央企均有发声,称有不法企业假冒集团子公司。

4月9日,国家电投官网发布“关于不法企业假冒我集团子公司有关情况的公告”。

国家电投称,长期以来,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企业注册为集团下属子公司,以我集团下属子公司名义开展业务。

经核实,中自云智慧城市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丝路国华科技有限公司为假冒国企,与国家电投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集团无关。国家电投表示,请社会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如发现其违法犯罪行为,请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

在此之前,今年1月国家电投还曾发布严正声明,打假名为“深圳能投智慧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称该公司通过伪造公章及营业执照的方式注册成为下属公司。并通过公告“喊话”:提醒深圳能投智慧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立即停止侵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已向公安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进行举报。

无独有偶,4月7日,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公开表示,发现有不法分子将相关企业注册为其下属子公司,并对外招揽业务。国家开发投资集团表示,“中自基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假冒国企,与我公司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我公司无关。”

中国中化也是被碰瓷的“大户”。2023年以来,中化官网已挂出多份“打假”相关声明。最近一起也是在4月7日,有不法分子以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名义虚假注册了“河南中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依法提起诉讼进行维权,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去年9月,***国资委官网公布第二批528家“假央企”名单。加上2021年10月公告的353家,合计达到881家之多。业内也随之掀起一轮“打假”风潮,多个“李鬼”被揪出。

来源:中国基金报、极目新闻

热门下载

相关推荐